轮胎的修理
轮胎更换可能会很危险并且应由经过训练的专业人员使用适当的工具和程序进行。务必阅读并理解制造商写在用户手册或铸在轮胎侧壁的警告事项。
在维修轮胎时,不佩戴适当的眼耳保护装备可能会严重损伤眼睛和耳朵。
向座椅胎圈中充气切勿超过 275 kPa (40 psi)。
充气时,切勿站立、倚靠在总成上,或将手伸向总成。
警告:
充气时不得站在轮胎上面,以免发生严重的人身伤害。当胎圈卡到安全路拱时,胎圈有可能破裂。如果胎圈没有就位,给任何轮胎充气时气压都切勿超过 275 kPa (40 psi)。如果 275 kPa (40 psi) 的气压无法使胎圈就位,则对轮胎放气,重新润滑胎圈并重新充气。充气过足可能导致胎圈破裂并造成严重人身伤害。
警告:
在执行本程序时,应佩戴经许可的安全眼镜和手套,以降低人身伤害的风险。
警告:
检查轮胎时要戴手套,以免轮胎内的钢丝帘布伸出导致人身伤害。
注意:
有关泄气保用轮胎的维修,参见制造商推荐的修理程序。
切勿修理已磨损至胎面磨损指示器显示剩余厚度为
1.6 mm (2/32 in)
的轮胎。
切勿修理胎面穿孔大于
6 mm (0.25 in)
的轮胎。
无论是否允许修理,切勿更换内胎。
切勿修理外胎内陷的轮胎(车轮上,仅限于堵塞)。
每次都必须将轮胎从车轮上拆下,以进行正确的检查和维修。
不管用何种方法修理,都必须密封内衬层,并填补受损处。
有关维修片应用程序和推荐的维修工具/维修材料信息,请咨询维修材料供应商/制造商。
维修轮胎穿孔的三个基本步骤:
1.
将轮胎从车轮上拆下,以进行检查并维修。
2.
填补受损处(穿孔处)防止湿气进入。
3.
用维修片密封内衬层以防漏气。
外部检查
1.
举升并支撑车辆。
举升和顶起车辆
2.
拆下轮胎和车轮总成。
轮胎和车轮的拆卸和安装
3.
拆卸前,用水和肥皂液检查轮胎表面、气门杆和车轮,以确定漏气的位置。使用轮胎笔标记受损区域。
4.
仅限于在可维修区域 (a) 所示的胎面区域进行维修。
可维修区域 (a) 外部的穿孔不可维修。必须更换轮胎。
内部检查
1.
将轮胎从车轮上拆下。
轮胎的拆卸和安装
2.
将轮胎置于合适、光照良好的扩胎机上。
3.
扩展胎圈,用轮胎笔在穿孔处作标记。
4.
检查内胎是否有不可维修的受损迹象。必要时更换轮胎。
5.
去除刺穿物,标记刺穿的方向。
6.
将钝锥探入受损处,以确定受损程度和刺穿方向。
7.
清除受损处的所有松动异物。
8.
不要修理穿孔超过
6 mm (0.25 in)
的轮胎。
清洁
1.
检查轮胎气压指示灯传感器是否因使用充气不足/漏气轮胎行驶而损坏,且传感器检查孔是否有碎屑。如果传感器损坏或无法从检查孔内清除碎屑,必须更换传感器。
轮胎气压指示传感器的更换
注意:
参见轮胎密封剂的“材料安全数据表”信息,并遵循指南进行处理和报废。
2.
如果在轮胎内使用/发现轮胎密封剂产品,且轮胎可维修,使用温和的肥皂水和抹布清除密封剂残留。
3.
如果在轮胎内使用/发现经确认的上汽通用汽车公司许可的轮胎密封剂产品,使用温和的肥皂水和抹布清除轮胎气压指示灯传感器上的密封剂残留。
4.
如果在轮胎内使用/发现轮胎密封剂产品,且无法确认使用的上汽通用汽车公司许可的产品,更换轮胎气压指示灯传感器。
轮胎气压指示传感器的更换
5.
按照正在使用维修组件随附的制造商说明彻底清洁穿孔周围的区域。此步骤可清除污泥、霉点和/或碎屑,以确保正确粘合。
修理受损部位
1.
按照正在使用维修组件随附的制造商说明准备受损部位。
2.
按照正在使用维修组件随附的制造商说明修补受损部位。
最终检查
1.
将轮胎安装至车轮。
轮胎的拆卸和安装
2.
轮胎安装并充气后,用水和肥皂液检查胎圈、维修处和气门杆是否漏气。
3.
如果轮胎仍然漏气,必须拆下轮胎并再次检查。
4.
平衡轮胎和车轮总成。
轮胎和车轮总成平衡-车下
5.
安装轮胎和车轮总成。
轮胎和车轮的拆卸和安装
6.
拆下支架并降下车辆。